內容介紹
企業信息分類編碼體系可以全面地指導企業進行信息分類編碼體系的建設和實施。該體系由8種模型構成,通過各模型的應用可以幫助企業對信息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并形成企業基礎數據源標準和信息分類編碼標準,指導企業建立規范化的信息編碼體系組織管理結構并形成相應的編碼管理規范;建立在對柔性編碼分類方案的基礎上,開發了可自定義編碼子系統的可重構柔性信息編碼管理系統,實現了對編碼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編碼標準體系的動態維護;通過標準數據格式的轉換,實現了信息編碼系統與應用信息系統之間的集成。
性能指標:
1.提供指導企業進行信息分類編碼體系的建設思路及完整的指導框架;
2.提供企業信息分類編碼標準編制方法及編碼管理流程與規范;
3.開發的可重構信息編碼系統,可實現編碼規則的柔性定制;
4.系統可實現對編碼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編碼標準體系的動態維護。
特 點:
1.具有開放性好、可移植性好、模塊化、可動態配置的特點;
2.該系統成本低、功能完整,運行穩定可靠,可用于完整地指導企業進行信息分類編碼體系建設;
3.能夠實現對各類信息對象依據編碼規則定義編碼系統,并提供對編碼生命周期和體系的動態管理,屬國內首創。
適用范圍:
適用于產品設計類企業、產品制造類企業、產品設計制造混合類企業以及需要進行信息化建設的其它類型企業。
應用推廣情況:
已在航空制造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實踐中得到應用,解決了信息孤島集成數據轉換的難題,正在向民用企業進行推廣應用。
效益分析:
提高信息分類編碼體系的構建效率(1年內完成),編碼標準編制周期縮短50%,編碼子系統開發工作量減少80%,系統集成異構信息對照解析工作量減少50%,信息的重復錄入工作量減少60%。
投資規模:
企業信息分類編碼體系建設和標準編制需要投資20萬元,主要用于企業信息分類編碼體系的構建和基礎信息對象編碼標準的編制;企業可重構信息分類編碼系統建設需要投資20萬元,主要用于系統開發及維護。
合作方式:
技術開發。
下一篇:產學研合作之激光直接標識的數控刀具全壽命周期管理系統